宿州文明网 | 安徽文明网 | 中国文明

欢迎来到泗县文明网!

最美泗州人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最美泗州人

    泗县供电公司陈石科:农电占线上的技术工匠

    [来源:] [作者: ] 日期: 2017-05-24

        他,中等身材,穿着干净利落;他的目光炯炯有神,说起话来铿锵有力。他叫陈石科,今年45岁,国网泗县供电公司一名普通的农电员工,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。他曾奋战在农网工程改造一线,他曾是面对面服务农村居民用户的服务人员,他曾是智能电表验收员。如今,他从事工程工艺管理工作。他除荣获电力系统多项荣誉外,还荣获宿州市、安徽省“五一”劳动奖章,拥有2项国家专利,并受邀参加国家级学术研讨。
        20多年来,从一个粗枝大叶的农村汉子,经过努力,成长为如今懂得创新发明的农电占线上的工匠,他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有力的回答。
    拿不住筷子的手
        时光回转19年前,正值第一期农网工程改造高峰时期,陈石科还是供电部门一名临时工,由于热爱学习、工作表现突出,被推荐参加正规的电力培训,自此他拥有了正式参加工程改造的资本,并很快成为主力。
        说起农网工程改造经历,陈石科如数家珍。上边点灯,下面蜡烛、煤油灯配合是当时农村用电现状。他回忆第一期农网工程改造时,一次在泗县屏山镇张鲍村,他作为农网工程改造领头人之一,带领一个小组6个人,完全人工挖杆洞、立杆、放线、搬运变压器等工作,不分日夜,用最短时间将全村供电设备、线路更换一新。恰逢大年三十11时30分送电,当灯火辉煌时,村民在村口响起了鞭炮。由于用脚板蹬杆作业,背着几十斤的工具包,平均每人上下十几基电杆属正常。最多时候陈石科曾一天挖过12个杆洞,一基杆洞深达1.4米,经常累到吃饭夹菜的筷子都在发抖的程度。“从没见过这么卖力的……”当地老百姓发出啧啧赞叹。
        由于工作条件限制,农网工程任务重。正值壮年的陈石科不分寒暑,自2000年至2010年间,由他带队完成的农网工程数量达300余台。
        热爱钻研的头脑
        随着企业的发展,也正是由于他曾感受过体力的辛苦,热爱学习与钻研的陈石科,静下心来思索科学的工作方式、方法。他在实践中摸索着。杆塔架设中制作拉线是重要的环节,它是用来防止杆塔倾覆,增强杆塔平衡和稳定。他在施工当中发现做拉线,手工制作拉线容易造成人的手臂肌肉拉伤。于是,他查阅多种资料,手工设计图纸,整理一套QC方案得到安徽省电力公司认可。 陈石科反复实验用了六年时间将拉线机具研制成功,并申报了国家专利。
        能力高于学历,在他身上得到了验证。仅有初中文化基础的陈石科,出身农村家庭,不仅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,更有爱学习、钻研的工匠精神。之后他又发明了“低压防弧罩”并获国家专利。
        实践出真知。2016年,他因编撰的《配电网工程工艺质量及解析》、《10千伏柱上变压器及进出线工艺质量》,面对国家级专家的“质问”,陈石科应答自如,因为这都是他亲证的结果,看着对答如流、分析井井有条的陈石科,专家们纷纷伸出大拇指。
        仁爱至真的心
        陈石科,看似一个标准的理工男,自小就有一颗乐善好施、仁爱至真的心。他在一次服务中结识了泗县屏山镇一对贫困兄弟,王志豪、王蒙蒙,因父亲车祸,母亲改嫁,跟随患有眼疾的奶奶生活,家里一贫如洗。陈石科随即将安徽省“五一”劳动奖章奖金全部捐助,除了物质的帮助,细心的他发现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性格发生很大的变化,不再像以前那样开朗。陈石科利用假期,带着他们去爬山,游公园,并教会他们游泳等。孩子在他的带动下,逐渐恢复往日的笑容,每周都能主动打电话给他,汇报学习成绩,学校趣事。
        家在农村,妻子务农,陈石科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太好。但他的举动得到妻子和儿子的支持,每逢过年过节,家人都会主动一起前往探望。“孩子太可怜了,俺们再难也比他们强……”
        自小到大,背着家人省生活费帮助邻居,伸手援救摔倒在深夜里的学生,免费为贫困家庭服务等等,陈石科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,他都竭尽全力帮助。
        “小时候,胳膊摔断了,被一路人救起过……。”提及乐于助人,他由衷地回忆起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帮助,想着多帮人多做好事,将爱心传递下去。
        硬汉也有泪
        多年前,受农村基础供电设施限制,越是过年过节越是忙。“最让我愧疚的是父亲,我已经有15个春节、中秋节都没有陪他度过……。”提及家庭,陈石科抑制不住泪如雨下。陈石科兄妹三人,他是家中的长子,父亲曾在文化馆工作,患有多年的哮喘,而且一年比一年家重。在他的记忆里,一生坚强的父亲为他流过三次泪。第一个值班的春节,做好满桌的饭菜等他回家吃年夜饭,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,父亲落泪了,那是心疼的泪。当得知儿子荣获“五一”劳动奖章时,父亲落泪了。当儿子受邀到北京参加学术研讨时,病榻上的父亲落泪了。当然,这两次都是骄傲的,喜极而泣的泪。(安徽电力泗县供电公司 姚玉琳)